业界
港股收盘 恒指收涨1.94% 科网股集体走高 有色、地产股等表现亮眼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可能下月降息,港股三大指数今日强势走高,恒指盘中涨超2%创近四年新高,恒科指则大涨超3%。截止收盘,恒生指数涨1.94%或490.77点,报25829.91点,全日成交额为3696.98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涨1.85%,报924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3.14%,报5825.09点。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团队指出,展望未来,年内需重视港股三大因素:AI领域技术突破催化科技成长、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外资可能超预期,南下增配力量仍有较大空间。此外,受益于资产稀缺性优势,港股市场望持续吸引增量资金入市助推行情向上,结构上重视本轮产业周期中弹性更大的恒生科技。
紫金矿业领涨蓝筹。截至收盘,涨6.38%,报24.34港元,成交额19.37亿港元,贡献恒指13.1点。花旗研报指出,对紫金开启90天正面催化剂观察,考虑到紫金矿业海外黄金资产紫金国际的港股IPO即将推出,将有助于紫金矿业的重新估值。此外,美国降息预期可能短期内支持铜相关股票情绪。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集体走高,百度涨超6%,阿里、快手涨超5%,京东涨超4%。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有色板块今日涨幅居前,洛阳钼业绩后大涨10%;房地产行业正密集迎来利好政策,内房股多数走强,万科企业涨9.86%;博彩股、汽车股、光伏股等多数向好。另一边,新消费走势分化,布鲁可绩后重挫逾13%,蓝筹新贵泡泡玛特则涨近2%;芯片股冲高回落,华虹半导体跌超3%。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表示,美国就业市场面临的下行风险上升,风险的平衡转变可能使得美联储调整政策立场成为恰当之举。这是鲍威尔迄今为止发出的最强烈的信号,暗示美联储最早将于9月降息。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指出,偏鸽派的发言令9月降息的概率大增,美元指数跳水,对利率敏感的有色金属价格表现强势。基本面上,有色金属正在逐渐走出淡季,库存临近拐点,具备商品属性与金融属性双击的基础,且有色板块估值偏低,配置的性价比较高。
8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的
8月25日午间,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上海市房屋管理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税务局、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六部门联合印发
此前8月18日,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房地产层面,会议明确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求。国投证券认为,在整体行业企稳回升的总体定调下,房价下行压力将加速政策宽松节奏,三季度以来,高温天气叠加需求季节性回落,核心城市房价下行压力阶段性增加。在美联储态度转鸽,降息预期升温下,预计地产政策将迎来新一轮宽松周期。
8月22日盘后,恒生指数公司公布了其定期的半年度指数调整结果,所有变动将于9月5日收市后实施9月8日起生效。其中,中国电信、京东物流、泡泡玛特将被纳入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份股数目将由85只增加至88只。恒生综合指数方面,成份股数目由502只增加至504只,加入中国食品、恒瑞医药、博雷顿、康耐特光学等24只股票,同时剔除冠城钟表珠宝、思派健康、西锐、欧康维视生物在内的22只股票。
1. 东风集团股份复牌飙涨,截至收盘,涨54.1%,报9.2港元。
8月22日晚,东风集团股份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本次交易采用岚图汽车股权+现金对价支付,总体收购价格为10.85港元/股,其中现金对价6.68港元/股,岚图股权对价4.17港元/股。
英伟达近日宣布推出 NVIDIA® Spectrum-XGS 以太网。这项跨区域扩展技术可将多个分布式数据中心组合成一个十亿瓦级 AI 超级工厂。开源证券指,scale-across技术有望成为继纵向扩展和横向扩展之后的AI计算“第三大支柱”,并进一步拉动AI算力互联产业发展,需高度重视光互连等相关板块产业机遇。
8月21日,第三代全新蔚来ES8正式启动预售,整车购买预售价41.68万元起,电池租用方式购买预售价30.88万元起。全新ES8将于2025年9月下旬上市交付。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在新车发布翌日透露,“蔚来不公布订单数量,但是如果按照小时算,到目前为止,全新ES8的订单量是超过上个月乐道L90的。”
8月22日,工信部、发改委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出台
金风科技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该集团取得收入人民币284.94亿元,同比增加41.46%;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加7.26%。报告期内,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218.52亿元,同比增长 71.15%,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6.69%。
东方甄选公布2025财年业绩,总营收约43.92亿元,同比减少37.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3.5万元,同比减少99.67%。由于报告期间内出售与辉同行,若剔除出售与辉同行的财务影响,持续经营业务的净溢利由2024财年的人民币1.04亿元增加30.0%至2025财年的人民币1.3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