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中信建投:当前药店行业温和恢复 转型有望催化估值提升
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近年来,经济环境、行业政策、人群消费习惯持续改变,头部药店积极适应相关变化,站在中长期维度来看,传统药店业态或将面临较多发展痛点,差异化转型势在必行。中国药店可能分化为专业化药店及多元化药店两类:1)专业化药店本质在于满足院内流出人群专业化用药需求,例如门诊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谋篇布局,药店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近年来,经济环境、行业政策、人群消费习惯持续改变,头部药店积极适应相关变化,站在中长期维度来看,传统药店业态或将面临较多发展痛点:1)行业规模增速放缓,门店数量达到高位;2)多因素影响,亟需布局年轻群体;3)医保控费趋势明显,医保药品销售盈利性或将削弱。因此,药店行业亟需破局同质化发展,差异化转型势在必行。
对标日本:医药分家逐步推进,多元业态获取额外增量
日本医药零售行业:医药分家逐步推进,药店企业差异化发展。受益于政策支持,日本处方外流率从1989年的11.3%提升至2023年的80%左右,院外用药占比持续提升。日本药店企业销售品类主要有健康护理、化妆品、日杂、食品等四大类,其中各药店依据自身不同禀赋及门店位置,发展方向有所不同,如Welcia、松本清聚焦专业化的药品、配药及化妆品品类;河内药品、药王堂则扩大卖场面积,以便利商品销售为主;衫控股则将重心放在配药处方上,强化外配处方服务能力;但各家公司并非从事单一业务,其往往存在多元化业务结构。
千店千面,差异化发展重构中国药店生态。现阶段的中国经济环境与日本过往情况较为类似,均处于医药分离阶段,且药店寻求转型升级,因此,后续中国药店可能分化为专业化药店及多元化药店两类:1)专业化药店本质在于满足院内流出人群专业化用药需求,并为专业化产品提供放量渠道;2)多元化药店本质在于满足人群日常健康需求,并持续引入具有协同效应的多元化非药产品组合;在此过程中,药店的渠道属性有望进一步加强,同时药店通过数字化转型及高价值服务嵌入,客流及数据价值或将进一步提升,实现从传统零售业态向更高价值的服务业态的转型升级。
专业化转型:拥抱医保、商保,聚焦专业能力建设
专业化药店:响应政策导向,积极承接处方外流。规范药店销售行为仍将是短期政策重心,待行业逐步规范后,线上电子处方叠加线下门诊
门诊
双通道助力处方外流,持续加速院外市场扩容。由于医院存在药占比考核、采购限制等原因,无法即使配备部分高价医保谈判药品,因此双通道政策的推进在本质上引导患者流向零售药店,提升药品的可及性。现阶段头部企业均在布局双通道药店,资质数量持续提升,但核心需要关注处方外流平台对接落地情况及优势品种获取情况。
未来方向一:拥抱商保,获取新增长极。目前增速较快的团险、百万医疗及惠民保模式均会由药店开展药品赔付,且品种往往聚焦于特药、创新药等,与现有药店业态中的院边店、DTP药店、双通道门店具有较强的拟合度,后续转型升级难度较低,商保门店业态有望加速落地。
未来方向二:关注政策变化,承接院内门诊药房转出。2017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具备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将门诊药房从医疗机构剥离,但现阶段进度相对较慢。后续需要进一步关注医院利益补偿模式及政策力度变化,改善后或将出现院外药店托管院内门诊药房亦或是直接承接院内门诊药房转出等多业态,且该部分业态与医院关系更为密切,后续有望成为处方外流主要渠道。
未来方向三:聚焦特定群体,打造专科及特殊疾病药房。随着老龄化逐步加深以及慢病人群逐步年轻化,慢病人群数量或将继续增加,药店需要聚焦特定疾病,将某个治疗领域的产品线、专业服务、体验、跟踪做到极致。后续需要关注处方外流进程,同时药店渠道亦要做好供应链、产品、服务等系列配套措施,如此才能发挥其专业化优势。
多元化转型:千店千面,打造药店健康养护理念 数字化为基,聚焦品类革新
现阶段头部药店门店数量均已突破万家,由于布局地区、周边消费环境、主要客户人群、门店属性等多因素,各个门店可能存在不同的改造方向,但转型理念较为一致,即并非只有购药才能进入药店,在这期间,需要头部药店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以数字化手段对每一家药店进行分级分类,并针对特定人群制定特定产品体系、改造路径及陈列方式等,进而既确保专业药事服务根基,又能深度契合区域消费特征,构建药店健康养护理念。
改造成本相对较低,改造方向较为多元。中信建投认为,多元化改造并不需要减少药品sku数量,仅需要将原有的多列陈列改为单列陈列,然后利用节约的空间陈列新的多元化品类,改造成本相对较低。此外,由于陈列商品重心变化,门店可转化为药妆店、母婴店、宠物店、运动门店、便利门店、体验门店、适老化门店、热点商品门店等多类型。
数字化赋能:聚焦已有优势,拓宽服务群体
充分利用数据优势,拓宽业务范围。现阶段,由于集采、比价、药店行业出清等多因素影响,院外市场节奏变化相对较快,较多中小药企在药品实际需求、价格维护、放量节奏及集采产品院外定价等维度面临较多挑战及困难。头部药店企业及部分拥有药店销售数据的数字化企业能敏锐了解市场需求变化,且具有较多全国性、特定地区销售数据,能面向工业企业反向输出部分销售解决方案,加速产品放量。
行业温和恢复,聚焦优质头部企业
长期增长逻辑不变,看好25年行业温和恢复。长期来看,行业处方外流、集中度提升逻辑不变。短期来看,2024年,受比价、医保飞检等因素影响,药店上市公司前期股价反应较为充分,现阶段药店板块股价亦有回升,展望25年,行业边际改善趋势明显,25年行业有望温和恢复。
聚焦优质头部企业,持续催化估值提升。1)益丰药房:专业化优势明显,经营韧性较强;2)一心堂:多元化优势明显,试点成果显现;3)大参林:费用管控持续推进,逐步探索多元化转型;4)老百姓:数字化能力较强,专业服务优势明显;5)健之佳:聚焦大健康品类,开展多元化转型。
医保政策趋严、门店扩张进度低于预期、门店盈利能力下降、处方外流进度低于预期、商誉减值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