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艾弗网络科技

要闻

国产首款颅内动脉瘤辅助栓塞支架获批上市 远大医药“Go Global”高端器械集群持续扩容

时间:2025-09-10 13:01 浏览:

  近日,远大医药颅内动脉瘤辅助栓塞支架蓝鲸TM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据悉,蓝鲸TM是我国国产首款编织型动脉瘤辅助栓塞支架,不仅丰富了远大医药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领域的产品种类,更凸显出公司前瞻性布局的成效,同时也将为我国颅内动脉瘤治疗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

  国产首款编织型动脉瘤辅助栓塞支架,性能优越惠及千万患者

  颅内动脉瘤作为脑内“不定时炸弹”,是引发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且一旦出血破裂致[*]率极高。

  庞大的患者数字背后,是巨大的亟待满足的医疗市场,其中介入手术更是凭借着微创、恢复快且并发症少等优势,日益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主要选择。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2017年-2022年,中国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手术量已从4.4万台增加到8.4万台,复合年增长率达13.8%,其对应出血类神经介入治疗医用耗材市场预计将以39.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的270.4亿元。

  这也意味着,随着介入手术的普及及临床需求的释放,远大医药蓝鲸TM等高端医疗耗材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且从产品自身来看,蓝鲸TM有着更为优越的性能——该产品为国产首款编织型动脉瘤辅助栓塞支架,由输送系统及镍钛丝编织自膨式支架构成。相较现有辅助支架其创新的结构、性能设计,更好地满足复杂解剖及多样化临床场景下的治疗需求。

  具体而言,蓝鲸TM采用了独特的编织设计以及显影技术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血流分流,以实现大于95%的血管造影动脉瘤闭塞。蓝鲸TM辅助支架全系列为镍钛单丝16头编织设计,显著提升支架径向支撑及血管贴壁。此外,蓝鲸TM全系80%可回收释放,实现了可控输送和精准植入。基于独特coil缠绕显影技术等多方面临床优势,蓝鲸TM颅内动脉瘤辅助栓塞支架未来有望使更多患者得到更为精准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案,未来市场潜力十分可观。

  前瞻布局百亿神经介入器械市场,打造高端器械产品集群

  据灼识咨询报告,2020年我国神经介入手术量约为16.14万台,预计将以28.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74.05万台。在手术量的大幅增加下,神经介入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也正不断扩容,预计将在2026年增长至175亿元。

  在此背景下,远大医药前瞻性布局的战略优势十分显著。据悉,远大医药在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领域已深耕多年,公司秉承“精准治疗”的治疗理念,围绕通路管理、结构性心脏病及心衰三个方向进行全方位布局,搭建高端医疗器械产品集群,目前公司该板块已布局超过30款产品,其中已有23款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其他产品也在积极推进中国临床注册工作,未来有望实现创新产品分阶段分梯次上市,带动公司该板块业务稳定增长。

  今年以来,公司已有多款创新高端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创新布局逐步兑现。其中,铂睿时IberisTM多极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是目前全球唯一获得欧盟CE认证且具备桡动脉与股动脉双入路设计的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产品,该产品已完成上市后首批临床应用,相较于传统股动脉入路,铂睿时IberisTM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快、实现日间手术等显著优势,该产品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心血管顶级学术期刊Circulation上全文发表;二尖瓣夹系统NeoNova®上市后已迅速在全国多中心开启首批商业化植入,其手术操作的便捷性及术后效果深受好评;国产冠脉和外周冲击波系统DEEPQUAKE-CTM与DEEPQUAKETM可高效安全地破坏血管壁浅表与深层的钙化斑块,有望为冠脉和外周血管钙化病变患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治疗选择。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型医药企业,远大医药在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领域同样积极拓展全球布局,公司目前已和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多国临床中心或者研发平台进行技术合作,并已实现“无源+有源”创新器械平台的全面建设。未来,随着公司“Go Global”战略的持续推进,远大医药有望将该板块打造为全球领先的“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平台”,促进公司价值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