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艾弗网络科技

热点

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

时间:2024-10-25 12:07 浏览:

  10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李敬辉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坚持“政策稳产能、市场调产量”,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具体措施主要是三句话九个字:一是强监测。加密生猪生产和市场形势调度分析,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今天请

  当前是化肥使用的高峰期,后期秋冬种还有备肥的需求,请问今年秋冬种化肥市场形势如何?国家有什么稳价保供举措?谢谢!

  这个问题请潘文博总农艺师回答。

  谢谢您。还是那句老话,“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粮食稳产增产的贡献超过40%。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化肥保供稳价工作,连续两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农业农村部积极参与国家化肥保供稳价机制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围绕化肥的生产、运输、储存、贸易、市场监管、施用等领域综合施策。今年以来,化肥供应总体充足,价格稳中有降,为粮食和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正如您所说,秋冬种是用肥高峰期,占全年用肥量的25%多一点。从供需情况看,今年秋冬种期间,化肥农用需求总量1380万吨,这是折纯量,供应量大体1900万吨,能够满足生产需要。从市场运行看,9月份,尿素、氯化钾、复合肥出厂价同比有所下降,但磷酸二铵涨了2%左右,预计后期主要化肥产品价格还是以稳为主。

  回到您刚才讲的国家有什么保供稳价的举措上,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作用,重点是做四方面的工作。一是稳定生产,指导重点生产企业完成年度生产任务,强化用煤、用电、用气要素保障。二是促进流通,加大适销对路品种备货供给,及时有序投放市场,确保货源充足、随买随有。三是加强监管,定期发布客观的市场供需情况和价格信息,开展农资打假,强化市场监管,持续净化农资市场。四是指导科学施肥,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实用技术应用,组织开展科学施肥培训,提高生产主体科学选肥用肥水平,通过以上措施,保障农业生产用肥需要。谢谢!

  2020年国家建立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请问今年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是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谢谢!

  这个问题请夏更生党组成员来回答。

  谢谢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党中央最关心的一件大事,守的是脱贫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农业农村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摆在突出位置,积极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全力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质量更高、成色更足。更为可喜的是,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发展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具体有这几个方面的体现:在制度设计上,建机制、稳政策。建机制,就是持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现在一般的从发现到落实帮扶措施大概半个月时间。稳政策,就是保持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帮扶资金这些年是稳中有升,每年开展考核评估,压紧压实责任。

  在工作推进上,主要是盯重点、优方式。盯重点就是紧紧地盯住因病、因学、因灾和产业就业方面的突出风险隐患,今年主要是针对自然灾害局部较重、肉牛价格持续低迷等情况,指导地方用好“绿色通道”,对有风险的农户采取先帮扶再完善手续的办法,对帮扶关口实行前移,进一步提高帮扶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优方式,就是重点在为基层减负上下功夫,在监测识别时进一步强化信息系统的作用,让数据多跑路、让基层干部群众少跑腿,推动实现“能线上的不线下、能电子的不纸质、能提取的不采集、能选择的不填写”。

  在帮扶举措上精准帮、合力扶。精准帮就是根据风险类别、发展需求开展针对性帮扶,对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的监测对象至少落实一项产业或者就业等开发式帮扶举措。截至今年9月底,有一半以上的监测对象享受了产业帮扶举措,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全国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今年三季度末比上个季度末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增加了27.6万人。合力扶就是发挥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作用,积极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进一步凝聚帮扶合力,提升帮扶效能。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进一步优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方式,提升监测帮扶工作效能,健全及时预警、快速响应、高效核查、精准帮扶的工作机制,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谢谢!

  当前,秋粮正喜迎丰收的同时,秋冬种也在开展。请问,目前的进展情况怎么样?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这个问题请潘文博总农艺师回答。

  谢谢您的提问。我刚从“三秋”生产一线回来,农谚讲“三春不如一秋忙”,秋收还没结束,秋种就接茬展开了。大家也知道,秋冬种是翌年农业生产的开始,秋冬播的小麦面积约占全年粮食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冬油菜占全年油料的一半以上,抓好冬小麦、冬油菜的播种,对夺取明年夏季粮油丰收至关重要。农业农村部在

  从实地调研和各地反映情况看,目前秋冬种进展总体是顺利的,前茬作物腾茬及时,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播种进度同比略快。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24日,冬小麦已播2.1亿亩,完成意向面积的61.5%,进度比受华西秋雨影响的去年同期快了5.9个百分点,由于我们推广了适期晚播的措施,今年小麦播种比常年略慢一点,这也是有意控制播种进度。冬油菜已播7400多万亩,完成66.7%,快了3.1个百分点。

  

  我们知道,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企业,请问农业农村部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措施?下一步如何更好强化农业科技企业的主体地位?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的现代化,近阶段我们国家粮食和农业生产能有这样一个好的形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了科技的力量。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要进一步增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能力,很大的潜力也要靠科技创新、科技力量。

  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注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完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机制,努力打赢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一个是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十四五”以来,参与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占到参与单位总数的51%左右,也就是说,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参与主体是企业。二是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一体化配置创新资源,从机制、平台、人才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特别是支持企业牵头承担一些重要的国家攻关课题,已经成立了15家由企业牵头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载体平台,实际上都是要汇聚企业的力量。这些载体和平台目前已经集聚了全国2700多家涉农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很好的创新生态。三是积极营造助力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与有关部门一道,在金融财税、人才激励等方面对承担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强化支持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挂牌融资和再融资。在工作层面,相关部门之间已经形成了非常具体的常态化沟通机制。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库,我们正在梳理农业领域里有哪些创新能力比较强、潜力比较大的科技型企业,形成农业科技企业库,更有针对性支持这些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建立常态化对接服务机制,“一企一策”闭环式推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培养壮大农业科技领军企业。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予以支持:

  一是支持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出题人”。不断完善科技攻关需求对接机制,支持企业深度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决策。因为企业离市场最近,离产业最近,离需求最近,要把题目找准,要发挥企业“出题人”的作用。

  二是支持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答题人”。进一步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加速聚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自主性和驱动力。

  三是支持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阅卷人”,推动科技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企业深度参与成果转化,主导科技成果应用场景,让科研的成果真正在产业当中发挥应有的实际作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