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滨海投资2025年中期业绩:展现经营韧性 压降融资成本 现价估值吸引
胤源世创家族办公室第一副总裁黄伟豪发布股市评论称,滨海投资2025年中期业绩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为其投资价值奠定坚实基础。从盈利方面来看,公司期内归母净利润达1.73亿港元,同比增长3%,在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0.9%的行业背景下,实现盈利稳定增长,凸显业务抗周期能力。这一增长得益于毛差修复与成本优化的双重驱动。城镇燃气平均毛差同比提升0.07元人民币/方至0.50元人民币/方,综合毛差同步升至0.44元人民币/方,主要因19个经营区域完成居民用气顺价,缓解气价倒挂问题,叠加上游气源结构优化,上半年采购成本节省超过900万元人民币。
财务成本管控是公司另一大亮点。2025年中期综合融资利率降至4.67%,较去年同期下降82个基点,融资成本同比减少2914万港元;同时借贷币种结构持续优化,美元债务占比从20%降至18%,并全额偿还2.2亿人民币高息银团贷款,资产负债率小幅下降至69.99%,财务健康度显著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上半年已达成全年融资成本减少2000万元人民币目标,但公司明确下半年将继续压降财务费用,若能顺利落地,将进一步释放利润空间,增强盈利稳定性。
至于业务层面,公司呈现短期承压、长期向好态势。受首季暖冬影响,中期总销气量11.4亿立方米,但二季度销气总量同比回升13%,秦皇岛北方玻璃等重点项目通气运营迭加工业与电厂用气量提升,印证下游需求逐步回暖。此外,增值服务自2025年起纳入主营业务,中期收入与毛利均同比增长7%,泰悦佳燃气具、保险服务、非居维保等细分业务毛利增速亮眼,9月底电商平台上线后有望进一步打开收入增长空间,成为主业之外的重要利润支撑。
滨海投资所处的城市燃气行业正迎来多重政策利好。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与
除此之外,公司竞争优势集中体现在股东背景与业务布局两大方面。股权结构上,第一大股东天津泰达投资控股作为天津大型国企,可为公司提供政府资源与信用支持;第二大股东中石化长城燃气是上游核心气源商,保障公司气源稳定性的同时,助力采购成本优化,上下游协同效应显著。业务布局上,公司燃气项目覆盖全国八省二市共40家子公司,其中天津区域作为天然气集散地,外埠区域逐步起量,形成核心区域深耕+外埠扩张的格局,既依托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红利,又分散单一区域市场风险。此外,公司持续加码科创与安全,附属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智能燃气设备研发与管网巡检体系完善,为业务安全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总体而言,综合经营表现及行业环境等因素,对滨海投资业务前景看法乐观。特别是若公司9月底电商平台上线后的增值服务营收增速;以及三季报披露的销气量与财务费用压降进展等指标超预期,其估值有望进一步修复。以目前预期市盈率不足7倍及预期股息率有约7.2%来看,估值吸引。建议投资者可多加关注,考虑作中长线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