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艾弗网络科技

快讯

“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火热开展 围绕市场主体和营商环

时间:2022-12-23 06:10 浏览:

  中国政府网联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新能源汽车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名”,引发网友热议,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大家又关心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哪些具体问题?

  

  网友“东树”建议,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尽快启动汽车税制总体改革,逐步建立新能源汽车税收新体系,培育税基。

  网友“叮咚”则建议增加充电桩的数量。他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使用数量不断增多,但是日常开车经常找不到充电的地方,非常不便。希望能加大新能源充电桩的建设,满足市民新能源车的日常充电需求。

  网民“海洋”建议在制造、销售等环节出台针对性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成长,护航绿色低碳发展。

  其实不光是新能源汽车,整个汽车产业和货运物流行业都非常受网友的关注。例如,网友“小师兄”就指出,疫情暴发以来,汽车物流行业深受影响,希望政府相关部门结合汽车消费市场和物流企业现状,继续出台有针对性、实在管用的扶持政策。比如,延长购置税减免政策、发放汽车消费补贴等,拉动汽车消费内需。出台针对汽车物流行业的税费减免和缓缴政策,缓解企业负担。

  网友“小真”则关注汽车出口政策法规对接。其表示,我国汽车产业在2022年已经开始以自主品牌车企为代表的发展新阶段,2023年汽车出口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出口目的地国家政策法规对接,为我国汽车出口的落地推广营造更良好的环境。

  网友关心减税降费政策落地情况

  今年,我国综合施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组合式退税减税缓税缓费并举,以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发展。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今年,我国实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空前,总规模约2.4万亿元,切实加大退税资金保障力度,执行中扩大收费行业范围,加快退税进度。

  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预计超过4万亿元,大大缓解了企业现金流的压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网友“哒哒哒”表示,全面落实国家和本市助企纾困、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重点抓好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市场主体减缓免政策加快落地,鼓励各区加快出台相应实施细则,建立市区两级调度督办机制,发挥12345热线作用,接诉即办,确保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享受留抵退税“直达快享”。

  网友“唧唧复唧唧”则建议进一步优化减税降费政策。他表示,要完善税费标签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依托云平台和云计算按照政策标签对纳税人进行分类和筛选。进一步提升操作引导便捷性。梳理“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渠道和系统操作流程,聚焦办理频率高的业务,实现税收优惠政策和征管操作事项同步解读。

  网友“柚子露”则希望减税降费直达机制能够更好地服务各类市场主体。他表示,疫情对小微企业影响很大,为帮助广大小微企业尽快活血,激发市场活力,建议政府对小微企业进行更多的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倾斜,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小微企业过难关。而对一些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如文化艺术类行业,也可以考虑减免文化事业建设费等。

  关注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信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尊重市场规律,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企业信心的抓手,

  网友“春山”希望进一步平衡各地的营商环境。“我是一名企业基层项目拓展员工,明显感受各地政府对民企的态度不同。希望能以营商环境好的地区带动较差的地区,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并推出惩罚机制,让各地营商环境减小差距,在经济不断均衡的同时,对待民营企业也一样热情。”

  网友“闻名”是一个小企业主,“现在各地都在提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但是我有些地方良好的营商环境多针对于大型企业。对于小企业或者个人投资,往往享受不到同等的待遇,希望各地一视同仁,对大小企业投资者一样对待,不要让我们感受到差别。”

  网友“cecania”则建议,坚持以“放管服”改革破发展难题、优营商环境,用“放管服”改革办法提升宏观政策效能,通过退税减税降费直达机制帮扶各类市场主体。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为市场主体“改良土壤”,创新实施宏观政策是“浇水施肥”,两者结合能够产生倍增效应,让经济顶住下行压力。“疫情三年,民营企业困难很多,希望国家在政策和税收方面进一步向中小企业倾斜,优化营商环境,尊重市场主体,继续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网友“南山”则直接对优化营商环境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建议,进一步规范政府履职行为。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厘清政府职责和市场边界,出台和实施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规范和约束政府履职行为,提高政务效率。

  网友“Victor”建议降低企业项目投资的时间成本、制度成本。建议有针对性地优化服务内容,包括在一些专业领域。比如针对涉外企业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给予企业急需的帮助。要以企业关注为切入点,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网民“Bob”说,他们是在华经营近50年的外企,在这段时间里与不同城市开展了业务,并与一些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合作中,他们一方面助力当地企业发展,一方面也帮助各地政府引进了许多品牌和商业机遇。得益于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的政策和营商环境,该公司在中国一线城市获得了许多商业机会,也助力企业和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可同时也发现,二三线城市对外企的认知度并不是很全面。希望政府可以在二三线城市举办更多的招商活动,为外企建立更多的招商平台去展示,从而更好对接当地企业,提供合适的服务,同时也能为当地政府引进更多的品牌以及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