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肃南多措并举强产业 助农增收见实效
甘肃高山细毛羊作为肃南县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的最优畜种,在持续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和带动民族地区群众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细羊毛可与澳大利亚细羊毛相媲美,深受南京羊毛市场青睐,成为了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喜羊羊”。近年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波动和羊毛价格跌幅大等影响,细毛羊优质种质资源存量和细羊毛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持续稳住产业收入成为了农牧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自“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开展以来,肃南县聚焦农牧民群众反映“细羊毛积压严重、销售不畅”等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外联内引拓宽销售渠道。
一揽子政策送上“定心丸”。政策扶持是做强细羊毛产业的保障,肃南县委、县政府坚持甘肃高山细毛羊主导地位不动摇,举肃南县之力拿出硬招实招,落实“真金白银”惠农扶持政策,持续巩固提升甘肃省甘肃高山细毛羊基地县建设成果,聚力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县财政以800万元贴息资金撬动金融机构2亿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信贷资金,为细毛羊养殖户发放5-10万元的产业发展“惠民贷”,已审核审批贴息贷款563户4771万元;专项安排8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细毛羊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实500万元农业保险县级资金,引导和支持细毛羊养殖户积极参保,至目前,年度累计受益理赔3500户324万元。
一系列举措提升“竞争力”。质量品质是做优细羊毛产业的根本,肃南县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国家绒毛体系建设重点县品牌影响力。着力在科研合作上走在前,县委、县政府与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科院兰州牧药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借品牌效应、前沿技术和广阔平台,加快构建细羊毛产业一体化全产业链。着力在靠前服务上善作为,全面落实12项优质细羊毛生产标准,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进牧场,大力推广绵羊穿衣、机械剪毛、分级整理、规格打包等细羊毛标准化生产技术,举办机械剪毛大赛3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3场1500多人,通过标准化生产组织化销售的细羊毛高于市价2-4元/公斤,同时还能享受县级补助6元/公斤,预计农牧民实现增收370-480万元,持续提升“赛美努”甘肃省著名商标市场竞争力。着力在项目建设上补短板,积极向上衔接汇报,获评全国7个省区15个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之一,争取到2022-2025年中央预算内资金1.6亿元,通过项目建设,将持续改善肃南县畜牧业基础设施,促进细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站式服务拓宽“销售路”。市场销路是做大细羊毛产业的关键,该县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加强产销对接,搭建销售平台,及时向广大农牧民群众推送市场价格信息,主动对外联系寻找市场渠道,加强与省内外收购企业、个体收购户协调对接,引导群众以合作社或组团方式化零为整出售细羊毛,形成大宗商品和对外营销合力,让农牧民有了更多的市场话语权。至目前,肃南县库存400多吨细羊毛已全部售罄,每公斤达到17-19元,有力推动肃南县优质细羊毛“产得出、卖得掉、卖得好”,以农牧民群众的满意度检验了活动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效。